茶葉製作過程

PRODUCTION PROCESS
茶葉 . 製作過程

發酵。烘培。成型

台灣高山茶採摘及製造過程中的發酵、烘培、 成型等三部分影響茶葉的香氣及口味。

一般而言,文山包種茶採輕發酵;凍頂烏龍、阿里山烏龍採中度發酵;

東方美人茶則採重發酵處理。

發酵程度孕育出各種不同香氣及滋味!!!

 

 

 

「採菁」

茶葉的成熟度,影響茶質的好壞。

茶菁是採收形成對口芽的成熟葉。

採茶的時機,

一日之間上午10點至下午3點,

最為適當。

 

 

 

日光萎凋

將採收回来的茶菁,攤放在陽光底下晾曬,

使葉內的水分適度的散發。

減少茶中水分,使茶菁柔軟並進行發酵。

 

 

 

攪拌及室內萎凋

將茶菁移入室內,均勻攤放在笳籬上靜置,每隔一段時間就以兩手撫弄。

此目的在使茶葉、茶梗間水分充分流動,均匀地散發。

 

  

 

 

浪菁及堆菁

延續前置的靜置、兩手撫弄及最後一道攪拌後,採用浪菁機來進行攪拌。

透過浪菁機的轉動,使茶互相碰撞,讓茶菁内各種物質成分渗出表面。

讓發酵程度加重,使對口茶葉轉化成“綠葉紅鑲邊“的現象。

 

  

 

 

殺菁

殺菁採用鍋底溫度約160-180度,熱炒8~10分鐘。

以高溫破壞酵素作用、停止發酵及散發水分,確保品質。

茶菁炒不熟,保存不易;

炒過熟,茶菁乾裂,不易揉捻。

 

 

 

揉捻、初乾、團揉

炒熟的茶菁放到揉撚機裡揉捻。

一般的條型茶經過揉捻過程後,已大致成型。

球型或半球型烏龍茶則需經過多次翻炒,讓茶菁受熱變軟;

之後利用茶布包揉並放置於揉團機內揉捻,

以確保茶葉緊索成型。

 

 

 

乾燥烘存揉

製成毛茶的最後一道手續,

便是利用乾燥機將茶葉烘乾。

乾燥的程度為水分的含量在百分之五以內,

一般茶農所提供的茶,屬於這個階段。

茶行所提供的茶則是需經過再烘培、撿枝等精製的程序,才提供給消費者。